中国·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有限公司)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 关于公布天津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评估合格名单的公告 [ 03-20 ]
    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558号)有关要求,《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有关规定,深化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经委托评估,现将我市第一批、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评估合格名单公布如下。(详见附件)附件:天津市第一批、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评估合格名单市发展改革委     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    2025年3月20日附件:天津市第一批、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评估合格名单序号企业名称批次1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2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3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4灵然创智(天津)动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批5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6富联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第一批7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8天津永兴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9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第一批10天津市津兆机电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批11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12杰科(天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第一批13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14天津生态城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第一批15天津卓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16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第一批17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18天津中荣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19天津铸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20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第一批21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22天津市桑田梓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23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批24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25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26天津市融创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27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第一批28天津齐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29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30天津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第一批31天津华大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32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33天津巨来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34天津天同老龄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35天津德科智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36麒麟软件有限公司第二批37天津神州浩天科技有限公司第二批38天津开发区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二批39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批40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第二批41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二批42天津市康视标准眼镜有限公司第二批43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批44鼎正新兴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第二批45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批46天津一路发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第二批47观照轩(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第二批48奥林华天展览展示(天津)有限公司第二批49凯尔测控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第二批
  • 关于2024年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导师、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大赛遴... [ 03-19 ]
    根据《关于开展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遴选活动的通知》(津教体美劳函〔2024〕23号)、《关于开展天津市中小学优秀劳动教育导师遴选活动的通知》(津教体美劳函〔2024〕24号)、《关于举办2024年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大赛的通知》(津教体美劳函〔2024〕25号)要求,全市共收到示范学校申报材料56份、劳动教育导师申报材料156份、普通中小学必修课76项、普通中小学融合课92项、中职必修课8项、中职融合课10项参加遴选。经专家评审,按文件要求,最终拟确定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1所,天津市中小学优秀劳动教育导师136名,普通中小学必修课一等奖8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31名,普通中小学融合课一等奖9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36名,中职必修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中职融合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现将遴选结果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4年3月19日至3月25日)。对公示内容若有异议,请以实名、书面形式向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体美劳处反映。公示监督电话/传真:022-83215263。附件:1.2024年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导师遴选结果      2.2024年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遴选结果      3.2024年天津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大赛遴选结果2025年3月19日
  • 关于2025年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议推介情况的公示 [ 03-19 ]
     根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宣传推介工作的通知》和《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关于征集推介2025年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通知》要求,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聘请专家对各区及有关单位的上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及评议,现将拟认定及推介的名单公示如下:2025年拟认定天津市百姓学习之星名单(共33人,排名不分先后)滨海新区                     张守庆  孙玉斌  刘印生和平区                       金彭育  张志玉河北区                       王新年  盛茂林河西区                       杨志萍河东区                       陈德山  吴金江南开区                       郭  盛  张  荟红桥区                       张  群  张宝元东丽区                       石锐铳西青区                       孟凡强  马学震北辰区                       滕玉琴  王广艳武清区                       丁俊岩宝坻区                       张凤桐静海区                       张景岩宁河区                       张锡堃蓟州区                       王  耀天津大学                     张文茹医科大学                     康  毅科技大学                     孙光瑞体育学院                     李庆雯滨海职业学院                 王鸿彬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胡文慧商务职业学院                 刘永英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蔡春燕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张亦含2025年拟认定天津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共38个,排名不分先后)滨海新区    滨城泰达新时代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项目            周末科学同学会传承非遗技艺 赋能终身成长和平区                 非遗薪火传承项目市社教中心、和平区   “使命之源”红色文化传播项目河北区               “弘扬爱国精神·传承赤子家风”梁启超启梦团队河西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以爱之名,共筑暖阳-“暖阳行动”,照亮百姓健康生活    河东区                石榴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信合苑社区“多样化学习型组织”南开区              “源”爱鼓韵谱华章-源德里社区“源”                     爱鼓韵志愿宣传队                     智慧金融润社区 全民学习谱新篇红桥区                金融知识万里行                     童心银龄学堂东丽区               七彩全龄社区学校品牌项目西青区               远洋万和城社区 远洋大学堂·银龄课堂                         学海泛舟·智惠万家-燕宇花园社区终身 学习品牌项目北辰区               花开璟悦 四时常新-打造学习型社区                         江南雅韵·银龄课堂武清区                  汊沽港魅力旗袍秀宝坻区                  食用玫瑰科普教育基地静海区                 墨缘堂宁河区                 天津非遗: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培训天津大学               津牌知产·护航计划师范大学               “四位一体”新时代科普实践团“科普育人”实践项目科技大学               光艺创意文创工坊 助力残疾人精准就业理工大学                小社会学家训练营-“五育融合”特色学习实践项目外国语大学              “津彩援藏育教兴文”项目城建大学                 思政宣讲进社区项目体育学院               “红樱桃”公益社团《健康迎未来-科学健身进社区》项目                      “武时舞刻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赋能健康家园建设开放大学                   “幸福密码”大讲堂职业大学                 “一老一小”专业赋能基层社区治理培训项目滨海职业学院              “科学之旅”科技志愿服务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赋能乡振兴的创新实践商务职业学院              “朝夕相伴”商育万家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桑榆学堂”-面向中老年群体的学习型社区建设项目海运职业学院              “海运船培”高素质船员终身教育探索与实践2025年拟推介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名单(共5人)和平区                       金彭育(事迹特别感人)宁河区                       张锡堃西青区                       孟凡强河北区                       王新年河西区                       杨志萍2025年拟推介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共5个)市社教中心、和平区   “使命之源”红色文化传播项目(特别受百姓喜爱)天津科技大学        光艺创意文创工坊 助力残疾人精准就业和平区             和平区非遗薪火传承项目河西区            以爱之名,共筑暖阳-“暖阳行动”,照亮百姓健康生活天津开放大学     “幸福密码”大讲堂公示时间自2025年3月19日起至2025年3月25日止。如对推介名单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继续教育处反映。我们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履行保密义务。为便于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请在反映问题时,提供具体事实或线索,并请提供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将核实情况作反馈。(联系人:王  勤,联系电话:63081576)2025年3月19日 
  • 关于2024年度天津市“十大教育新闻作品”名单的公示 [ 03-14 ]
    按照《关于开展2024年度天津市“十大教育新闻作品”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经自主申报、媒体评审,共评选出新闻媒体组和单位创作组共60件作品。现将作品名单公示如下。一、新闻媒体组(30件)(一)普通高等学校(10件)央视影音,《【共和国巡礼】天津产学研深度融合 国之重器显身手》,音视频类作品,天津大学选送;中国青年报,《天津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示范队走出志愿服务特色之路 去乡村基层找寻青春答案》,文字类作品,天津医科大学选送;人民日报,《“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百年叶嘉莹,一生传递中国古典文学之美》,文字类作品,南开大学选送;秀我中国,《当老师的幸福感或许就藏在这一瞬间!》,音视频类作品,天津工业大学选送;人民日报,《津甘携手,山海共情——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肃环县支教纪实》,文字类作品,天津财经大学选送;新华社《半月谈》,《8万工匠之师,从这里出发》,文字类作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选送;China Daily,《US professor relates great changes in China since 1978》,文字类作品,天津外国语大学选送;天津教工,《致敬平凡 强国有我 | 桥痴——记天津城建大学王海良老师》,音视频类作品,天津城建大学选送;天津日报,《科技立身 服务滨城 天津科技大学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双向赋能良好生态》,文字类作品,天津科技大学选送;光明日报,《搭平台建机制 促转化重实效——天津理工大学探索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文字类作品,天津理工大学选送。(二)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10件)央广网,《针对“一老一小” 天津职业大学展区亮相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专题展》,音视频类作品,天津职业大学选送;中国教育报,《天津石油职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育才》,文字类作品,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选送;天津教育报,《非遗技艺“遇上”现代制造 善作善成“撬动”技术创新》,文字类作品,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选送;中国日报社,《如何描述天津?来场跨越文化的创意之旅!》,交互式或沉浸式媒体作品,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选送;新华社,《天津在非洲建设的第二家鲁班工坊交出亮眼“成绩单”》,文字类作品,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选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工匠出海看“津”招 |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 融通中西》,文字类作品,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选送;央视新闻,《泰国女孩来中国留学读大专》,音视频类作品,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选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为牵引 助推民族汽车品牌腾飞》,文字类作品,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选送;新华社,《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津举办第二届民航机务维护与修理赛项》,音视频类作品,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选送;央广网,《“津彩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青年使者交流学习(YES)项目”圆满闭营》,文字类作品,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选送。(三)基础教育(10件)中国教育报,《天津教育“排头兵”为何要向自我“动刀”——放权松绑 活力迸发》,文字类作品,和平区教育局选送;中国教育报,《天津市围绕国家课标、学科融合、衔接培养研发人工智能课程——用课程建设激活人工智能教育》,文字类作品,南开区教育局选送;中国教育报,《“陪跑校长”带出校园“晨跑大军”,文字类作品,北辰区教育局选送;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启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阶段性成果系列交流展示活动 首场活动聚焦“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文字类作品,滨海新区教体局选送;天津教育报,《给学生上了最好的一课!这位校长送学生途中,毫不犹豫下水救人!》,文字类作品,静海区教育局选送;津云,《园家校社协同育人:“准小学生”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文字类作品,河东区教育局选送;央视新闻,《开学第一课 别样又精彩·天津——新学期的学生人身保护第一课》,音视频类作品,武清区教育局选送;中国教育新闻网,《杨静武:因材施教是创新人才培养底层逻辑| 校长会客厅第1期》,文字类作品,第一中学选送;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天津市河西区教师节庆祝活动相关报道,音视频类作品,河西区教育局选送;天津教育报,《上好“必修课”做好“必答题” 以数字赋能西青教育高质量发展》,文字类作品,西青区教育局选送。二、单位创作组(30件)(一)普通高等学校(10件)天津财经大学,《75载盛世华章 | 礼赞祖国华诞,天财这节大思政课“燃”了!!》,文字类作品;天津外国语大学,《解构天津》,音视频类作品;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校歌MV,音视频类作品;南开大学,《送给105岁的南开!微电影<念念不忘>浓情发布》,交互式或沉浸式媒体作品;天津医科大学,《心怀“国之大者”为生命健康“卡脖子”问题寻找突破口》,文字类作品;天津音乐学院,原创歌曲MV《向阳生长》,音视频类作品;天津师范大学,《培育未来“科学播种者”——天津师范大学创新模式培养职前科学教育教师》,文字类作品;天津工业大学,《精彩掠影——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国际传承创新基地艺术作品在香港理工大学中华文化节中展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音视频类作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让远方的孩子看见远方》,音视频类作品;天津理工大学,《定义》,音视频类作品。(二)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10件)天津传媒学院,《这座城你要走一走》,音视频类作品;天津职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视察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文字类作品;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从“师”到“实”将“交通经验”复制在青龙职教的课堂上》,文字类作品;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滨海汽车的实习生们,你们的行李箱到啦》,音视频类作品;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宝藏毕业生》,音视频类作品;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结硕果》,文字类作品;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如愿》,音视频类作品;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逐梦大赛 技能绽芳华——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赵昕年成长故事》,文字类作品;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行的马先生》,音视频类作品;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发挥公安之为走进大中小幼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日主题宣讲活动》,文字类作品。(三)基础教育(10件)河北区教育局,《仪式拉满!夜中的车灯点亮最后一个晚自习》,音视频类作品;宁河区教育局,《教师节的时光机1985-2024》,音视频类作品;耀华中学,《数字校园| VR全景体验,带您沉浸式云游耀华中学》,交互式或沉浸式媒体作品;河东区教育局,《我眼中的教育家》(组照),摄影类作品;河西区教育局,《一顿午餐的奇妙旅行》,音视频类作品;武清区教育局,《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校园秋景》,摄影类作品;南开中学,《百廿学府正青春 巍巍南开再启航——记天津市南开中学建校1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文字类作品;第一中学,《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为天津一中“丘成桐少年班”授牌》,文字类作品;和平区教育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陈蔷:倾心教育守初心 春风化雨育幼苗》,音视频类作品;东丽区教育局,《第40个教师节|老师,您辛苦了!》,音视频类作品。公示期为5天(2025年3月14日-3月20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市委教育工委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宣传处反映。电话:83215289,邮箱:sjwxcc@tj.gov.cn。2025年3月14日
  • 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专家参与公共决策事项清单公开 [ 12-31 ]
    序号专家参与公共决策事项名称   1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鉴定   2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比表彰   3天津教育信息化项目评审   4高等学校设置   5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许可   6实施高等专科教育、中等学历教育、非学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文化补习、学前教育等的中外(含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许可   7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许可   8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章程核准   9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0天津市教育成果重点培育项目
  • 关于2024年度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科研计划项目认定结果的公示 [ 12-18 ]
     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度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科研计划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现将2024年度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科研计划确定拟认定的项目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1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4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科研计划项目持有异议,均可向金沙990官方网站署名提出。匿名异议恕不受理。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北道50号 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邮政编码:300074联系电话:83215358附件:2024年度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科研计划项目拟认定名单   2024年12月18日 
  • 2024年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高校图书资料专业职称评审方案 [ 10-18 ]
    为做好2024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函〔2024〕418号)的要求,结合我市普通高等学校图书系列专技人员队伍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参评范围天津市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资料系列的中、高级(含正高)职称。从事图书资料专业技术工作的事业编制、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及港澳台和外籍人才,均可申报。2024年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不属于申报范围。受到党纪处分、金沙990官方网站处分、处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影响期内不得申报职称评审。二、评审标准按照《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高等学校图书资料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津教政办〔2023〕178号)(附件1)执行。三、评审方式图书系列评审方式为:专家评审。四、申报数额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编职工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非事业编职工、港澳台和外籍人才可参照高校图书系列职称结构比例单独核算参评职数。各高校填写“天津市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职数审核表”(含普通高校全部系列),经学校盖章报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职称办审批备案后执行。审批时间为2024年10月15—16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审批地点: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办公楼3号楼3405室(水上公园北道50号)。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3081558。五、材料要求(一)线上填报各高校统一使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网址:http://111.33.175.202:8081/zcpsqd/home)进行网上申报、单位审核及推荐工作,具体填报项目由申报人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选择“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高校图书资料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申报后按系统要求填写,如有问题,请咨询本校职称工作部门。申报人系统填写内容,学校推荐和报送市级评委会前需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二)线下材料报送被推荐人选线下材料由所在高校职称工作部门收取、审核并报送评审委员会,具体包括:1、学校材料(1)“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导出打印的委托代评信。市属高校加盖学校公章,其他高校委托代评加盖主管区、委、局公章,一式3份。(2)职称报评人员名册(见附件2),报评名册一式2份,(A3纸单面打印,高校人事部门加盖公章,确保名册填写情况与“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填报情况吻合)。(3)《天津市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职数审核表》,事业编人员与劳动合同制人员分开在两个表核算评聘职数,均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式2份。(4)学校最近一次经市人社局审批盖章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复印件。以上报送纸质材料。2、申报人员材料(1)《申报人员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扫描件,一式1份;(2)“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生成的《2024年度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高级一式3份,中级一式2份(A4纸双面打印,不接受任何非系统生成和打印的表格,高校人事部门加盖公章,确保打印评审表内容与申报人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填写内容一致);(3) 聘书、获奖证书的扫描件(单位审核后无误后扫描);(4)论文、著作及科研成果(含立项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书等)扫描件(单位审核后无误后扫描),应与申报人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上传的佐证材料一致(除古籍、画作、艺术作品等照片外,论文等其他成果扫描成A4大小,适当分辨率),报送数量要求:“论文、著作(教材)”正常申报的最多不得超过6篇(部),含代表作;破格或越级申报的最多不超过8篇(部);“科研成果”、“古籍修复维护作品”、“技术标准”、“发明专利”、“经济效益证明”等最多不得超过5项;(5)专业不对口人员须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的试卷及审批表或天津市图书馆组织的相关岗前培训及合格证书扫描件;(6)代表作鉴定结果扫描件。申报副高以上职级,需要提交同行专家对申报人2篇“代表作”(或代表性成果)的共4个鉴定意见。每个“代表作”(代表性成果)鉴定意见,要将鉴定表原件(注意遮盖鉴定专家姓名)扫描,随相应论文或成果扫描件一同上传“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并提交;(7)代表作为论文的,需提供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的原件电子版。以上个人材料,学校统一收取、审核,校内投票推荐后,为每名推荐人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2024年XXXXX大学+申报职称(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姓名”,扫描件(含评审表)学校刻录光盘集中报送评委会,并留存备份,评审表按要求同时报送纸质盖章件。对以上个人材料,申报人要履行承诺义务,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各高校要做好对申报人材料的审核,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如有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等行为,将按照《天津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考试)纪律的通知>》(津人专〔2001〕22号)及天津市和国家有关学术道德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因个人或申报学校原因不能在材料申报修改截止日期前,规范、准确报送材料的,不能参加当年度评委会评审。3、学校负责审核不再报送评委会材料学校可根据学校以往工作中掌握或现有校内管理信息系统上已核准的人员信息对以下申报人员信息进行审核,并对申报人相关情况符合申报要求负责,具体包括:(1)现任专业资格证书;(2)原始和最高学历、学位证书;(3)身份证;(4)现职务《评审表》;(5)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六、时间安排(一)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线上呈报1、高校指导申报人填录市人社局“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审核相关佐证材料,并上传扫描件。原则上申报人自10月21日起(具体时间按各校通知)可登录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按要求在线填报相关信息、上传佐证材料,并提交至所在高校。2、高校审核材料后按照报评程序,公开推荐数额、公开评审政策、公开个人业绩,应于11月6日前组织完成推荐工作,推荐结果在高校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资料需以图片方式留存备查,并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中上传。各校应于11月13日前推荐结果完成公示。为落实我市优化职称申报评审服务,实行“免跑即办”,统一使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评审、网上发证。申报人所有信息和佐证材料、业绩材料均在网上提交,除要求学校提供的职数审核要件和推荐人选个人评审表外,不再提交纸质申报材料。申报人、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评委会不再逐级传送纸质申报材料。各高校应于11月13日前完成推荐人员信息、佐证材料、推荐及公示的在线确认并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提交至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高校图书资料专业评审委员会。所有佐证材料均需加盖相关部门审核印章后扫描成PDF文档上传至职称评审系统(论文可仅扫描封面、封底、目录、有关论文正文页;著作教材可扫描封面,扉页、封底,内容可上传出版社出版前终版电子版等),并确保提交的佐证材料与校内推荐阶段提供学校审核、专家评议的材料一致,申报信息与线下报送评委会的市人社局《2024年度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光盘扫描件一致。(二)线下报送评审材料1、11月11—12日各普通高校(含高职学院)报送学校及申报人员评审线下材料至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职称评审办公室(9:00—11:30;14:00—16:30,报送前请电话联系)。11月15日为首次系统和线下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截止时间。2、11月20日前,评委会办公室审核各高校通过市人社局“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及线下报送的材料,向高校反馈审核问题并由申报人及学校修改完善,不符合基本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员退回学校。11月25日为系统提交评审委员会最终截止时间。(如遇特殊情况以评委会后续安排为准)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3081558材料报送地点:天津开放大学迎水道校区2号楼603室(南开区迎水道1号)。(三)专家评审及结果公示12月31日前,召开评审会议,评审结果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和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官网面向社会公示。(四)打印电子职称证书2025年1月15日前申报人员可登陆职称系统自主查询评审结果,评审通过人员可下载并打印个人电子职称证书。并作为《2024年度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的最后一页归档。七、公开方式评审方案、报送评委会材料要求及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和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官网发布,网址为:http://jy.tj.gov.cn。附件:1. 《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高等学校图书资料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津教政办〔2023〕178号)2.报评人员名册3.申报人员诚信承诺书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高校图资料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024年10月18日
  • 2024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含实验)系列高级职称(正高、副高)评审方案 [ 10-18 ]
    为做好2024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含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函〔2024〕418号)的要求,结合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参评范围天津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和实验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所属专业的对应中等职业教师系列、实验系列高级(含正高)职称。我市公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师、实验技术系列专业技术工作的事业编制、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及港澳台和外籍人才,均可申报。2024年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不属于申报范围。受到党纪处分、金沙990官方网站处分、处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影响期内不得申报职称评审。二、评审标准按照《市人社局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关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津人社规字〔2020〕12号)中《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和《天津市成人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评审条件(试行)》(津人专发〔2001〕39号)执行。三、评审方式职称评审方式为:专家评审。四、申报数额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编职工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有关公办中等职业院校等事业单位按照《天津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津人专发〔1997〕14号)及《关于全面开展中专教师系列正高级讲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津教委人函〔2018〕39号)等文件规定,根据经批准的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科学设置职务岗位数量,填写岗位职数结构比例表,经上级主管单位审核盖章后,在空岗数额范围内开展职称评审工作,不得超职数评审职称。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非事业编职工、港澳台和外籍人才可参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职称结构比例单独核算参评职数,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劳动合同制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参照执行。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填写“天津市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职数审核表”(含中职学校全部系列),经学校盖章报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职称办审批备案后执行。审批时间为2024年10月15—16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3081558其他中等职业学校职称评聘职数,按照举办单位权属关系,到主管委办局、集团公司和区教育局审核盖章,作为向评委会推荐评审的依据。五、材料要求(一)线上填报各中职学校统一使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网址:http://111.33.175.202:8081/zcpsqd/home)进行线上申报、单位审核及推荐工作,具体填报项目由申报人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点选“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后按系统要求填写,如有问题,请咨询本校职称工作部门。申报人系统填写内容,学校推荐和报送市级评委会前需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二)线下材料报送线下材料由申报人所在中职学校职称工作部门收取、审核并报送评审委员会,具体包括:1、学校材料(1)“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导出打印的委托代评信。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所属中职学校加盖学校公章,其他中职学校委托代评加盖主管区、委、局、集团公司公章,一式3份。(2)职称报评人员名册(见附件2),报评名册一式2份,(A3纸单面打印,中职学校职称工作部门加盖公章,确保名册填写情况与“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填报情况吻合)。(3)《天津市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职数审核表》,事业编人员与劳动合同制人员分开在两个表核算评聘职数,均加盖职称工作部门部门公章,一式2份。(4)学校最近一次经市人社局审批盖章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复印件。(民办中职不需提供)以上学校材料报送纸质材料。2、申报人员材料(1)《申报人员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扫描件,一式1份;(2)“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生成的《2024年度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正、副高级均为一式3份(A4纸双面打印,不接受任何非系统生成和打印的表格,学校人事部门或职称工作部门加盖公章,确保打印评审表内容与申报人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填写内容一致);(3) 聘书、获奖证书的扫描件(单位审核后无误后扫描);(4)论文、著作及科研成果(含立项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书等)扫描件(单位审核后无误后扫描),应与申报人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上传的佐证材料一致(除设计图、画作、艺术作品等照片外,论文等其他成果扫描成A4大小,适当分辨率),报送数量要求:“论文、著作(教材)”正常申报的最多不得超过6篇(部),含代表作;破格或越级申报的最多不超过8篇(部);“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大赛获奖”、“技术标准”、“发明专利”、“经济效益证明”等最多不得超过5项;(5)专业不对口人员须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的试卷及审批表扫描件;(6)代表作鉴定结果扫描件。申报正高,需要提交同行专家对申报人2篇“代表作”(或代表性成果)的共4个鉴定意见。每个“代表作”(代表性成果)鉴定意见,要将鉴定表原件(注意遮盖鉴定专家姓名)扫描,随相应论文或成果扫描件一同上传“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并提交;(7)代表作为论文的,需提供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的原件电子版。以上个人材料,学校统一收取、审核,校内投票推荐后,为每名推荐人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2024年XXXXX学校+申报职称(正高级讲师、高级讲师)+姓名”,扫描件(含评审表)学校刻录光盘集中报送评委会,并留存备份,评审表按要求同时报送纸质盖章件。对以上个人材料,申报人要履行承诺义务,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各中职学校要做好对申报人材料的审核,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如有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等行为,将按照《天津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考试)纪律的通知>》(津人专〔2001〕22号)及天津市和国家有关学术道德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因个人或申报学校原因不能在材料申报修改截止日期前,规范、准确报送材料的,不能参加当年度评委会评审。3、学校负责审核不再报送评委会材料学校可根据学校以往工作中掌握或现有校内管理信息系统上已核准的人员信息对以下申报人员信息进行审核,并对申报人相关情况符合申报要求负责,具体包括:(1)现任专业资格证书;(2)原始和最高学历、学位证书;(3)身份证;(4)教师资格证(高于申报学段要求或与申报学段要求相一致);(5)现职务《评审表》;(6)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六、时间安排1、各中职学校指导申报人填录市人社局“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审核相关佐证材料,并上传扫描件。原则上申报人自10月21日起(具体时间按各校通知)可登录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按要求在线填报相关信息、上传佐证材料,并提交至所在中职学校。学校审核材料后按照报评程序,公开推荐数额、公开评审政策、公开个人业绩,应于11月6日前组织完成推荐工作,推荐结果在中职学校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资料需以图片方式留存备查,并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中上传。各校应于11月13日前推荐结果完成公示。为落实我市优化职称申报评审服务,实行“免跑即办”,统一使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评审、网上发证。申报人所有信息和佐证材料、业绩材料均在网上提交,除要求学校提供的职数审核要件和推荐人选个人评审表外,不再提交纸质申报材料。申报人、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评委会不再逐级传送纸质申报材料。各中职学校应于11月15日前完成推荐人员信息、佐证材料、推荐及公示的在线确认并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提交至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所有佐证材料均需加盖相关部门审核印章后扫描成PDF文档上传至职称评审系统(论文可仅扫描封面、封底、目录、有关论文正文页;著作教材可扫描封面,扉页、封底,内容可上传出版社出版前终版电子版等),并确保提交的佐证材料与校内推荐阶段提供学校审核、专家评议的材料一致,申报信息与线下报送评委会的市人社局《2024年度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光盘扫描件一致。11月18日前,经公示无异议的结果在职称系统中呈报至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逾期不再受理。(二)线下报送评审材料11月18日—11月20日各中职报送学校及申报人员评审线下材料至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职称办(9:00—11:30;14:00—16:30)。11月20日为首次系统提交评审委员会截止时间。11月22日前,评委会办公室审核学校系统及线下报送材料,反馈学校并由申报人及学校修改完善,不符合基本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员退回学校。11月25日为系统提交评审委员会最终截止时间。(如遇特殊情况以评委会后续安排为准)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3081558材料报送地点:天津开放大学迎水道校区2号楼603室(南开区迎水道1号)。(三)专家评审及结果公示12月31日前,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评审结果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和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官网面向社会公示。(四)打印电子职称证书2024年1月15日前申报人员可登陆职称系统自主查询评审结果,评审通过人员可下载并打印个人电子职称证书。并作为《2024年度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的最后一页归档。七、公开方式评审方案、报送评委会材料要求及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和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官网发布,网址为:http://jy.tj.gov.cn。附件:1.《市人社局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关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津人社规字〔2020〕12号)2.报评人员名册3.申报人员诚信承诺书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024年10月18日
  • 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关于公布校园食品安全监督电话和邮箱的公告 [ 09-02 ]
    为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发挥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持续提升供餐质量和营养水平,现将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和各区教育局校园食品安全和供餐质量监督电话和邮箱公布如下:序号单位名称监督电话监督邮箱1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83215060sjwjjhqc@tj.gov.cn2滨海新区教体局6689720865169957bhjtjbwc@tj.gov.cnbzzxspaq@163.com3和平区教育局27121482hpjyfz@163.com4河东区教育局24565699hdqjyhfsab@tj.gov.cn5河西区教育局28301523hxqjyjjjhq01@tj.gov.cn6南开区教育局27621803nkqzongfushianke@163.com7河北区教育局26433974hbqzfzx@163.com8红桥区教育局26534068hqjyzbzx@tj.gov.cn9东丽区教育局24969204dljyjhgzx@126.com10西青区教育局27939390xqhgzx@163.com11津南区教育局88510600jnqjyj27@ti.gov.cn12北辰区教育局26877892bcqzhbzh@tj.gov.cn13武清区教育局60911635wqqjyjsab@163.com14宝坻区教育局29262917bdqjyj008@tj.gov.cn15静海区教育局59598595jhqjybzzx@tj.gov.cn16宁河区教育局69593633nhqjyj15@tj.gov.cn17蓟州区教育局29030812jzqjyj12@tj.gov.cn热忱欢迎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加强监督,共治共管,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2024年9月2日
  •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测中心落户天津师范大学 [ 03-19 ]
    近日,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测中心(标准中心)落户天津师范大学。这是继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落户该校之后获批的又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思政课教学科研平台,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落实教学优先原则,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测研究,推动实现出成果、育人才、出经验、强学科,助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中心将在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两委的指导下,依托全国重点马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研究优势,开展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持续优化评课标准,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强化与智库中心、运行中心、展服中心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好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两委交付的任务,高质量推进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测中心工作。
  • 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在津成立 [ 03-19 ]
    3月18日,由市教育两委、市民族宗教委主办的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首场备课会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举办。会上,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倡议、京津冀三地22所高校共同发起的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正式成立,14所高校作为第一批成员单位率先加入,标志着京津冀三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的成立,为三地高校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体发布了行动倡议,将在共建“大课堂”、共育“大师资”、共创“大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包括共同体将打破院校和学科壁垒,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虚拟教研室,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创新共推、专题理论共研,共同讲好理论课等内容。
  • 我市第十四批大学生援疆支教团启程 [ 03-19 ]
    我市第十四批大学生援疆支教团日前启程,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民丰县、于田县,开展为期三个半月的支教活动。支教团由来自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8所市属高校的350名大学生和26名带队教师组成,对口支援当地31所学校,用心做好教育帮扶,为援疆事业贡献天津智慧和力量。支教团成员经层层选拔确定,并委托天津师范大学对支教团进行了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开展包括师德修养、经典诵读、人文历史等集中理论学习,帮助支教学生迅速熟悉工作情况。此外,还组织支教学生赴我市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实地见习,通过参与课堂观摩、听课评课、教学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加快专业化成长。自2018年开始,我市连续多年选派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从幼儿园到中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援疆模式,打造了“天津援疆老师”的亮丽名片。我市援疆支教学生积极投身边疆教育事业,发挥自身优势、践行志愿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 “京津冀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大学生电商直播创业就业大赛举行 [ 03-19 ]
    近日,由市教育两委主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开放大学承办的“京津冀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大学生电商直播创业就业大赛在陕西省延安市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49所高校的100支比赛团队、5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大赛设置“直播销售”和“视频创推”2个主赛道,采取“直播助农+网络思政研学”双循环模式开展,将思政主课堂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度融合。参赛师生以“直播带货”形式,帮助革命老区人民销售特色农产品,以“小屏幕”打开乡村振兴“新天地”,让更多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这场“鲜活”的思政课,“思政”味更浓,“创”劲更足。大赛以“校际协同+区域联动”的竞赛机制,打造“课程思政+专业实践”的融合平台,掀起京津冀三地同学、同研、同创的热潮。大学生兼具带货主播和“精神讲解员”双重身份,“赛”“研”结合,不仅互比商业计划,更是互学精神涵养。大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教育模式的创新,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老区注入发展新动能,在青年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
  • “沽上春早”童声合唱音乐会举行 [ 03-19 ]
    3月18日,主题为“沽上春早”的两场童声合唱音乐会在天津生态城南开小学和华夏未来音乐厅举行。21支优秀童声合唱团放歌津沽大地,再次拉开了天津市学校“沽上四季”学生合唱盛会的序幕。作为我市学校美育实践的阶段成果,本次“沽上春早”童声合唱音乐会演唱了《四季的问候》《上春山》《启程》《萱草花》等歌曲,表达了在祖国大花园里幸福成长的喜悦之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沽上四季”童声合唱音乐会始于2018年,选择春分、端午、中秋、冬至等四个时间点,分为“沽上春早”“沽上夏荷”“沽上秋浓”“沽上冬阳”四大主题,既展示了美育实践的阶段成果,又体现了少年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文情怀,成为学生歌唱四季、歌咏生活的美育浸润平台。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市红十字会开展公益战略合作 [ 03-19 ]
    日前,天津市红十字会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公益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暨市红十字现代新智应急救援队成立仪式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该救援队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组成,是我市成立的首支新智应急救援队。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强化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会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红十字“三救三献”核心业务进校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同时,共同成立“天津市红十字现代新智应急救援队”,并将其纳入市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救援队将依托学院的专业特长,如低空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应用等技术,提升应急救援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此次合作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优势,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救援相结合。学院不仅负责救援队队员的招募、管理和技术保障,还将利用自身在空间智能技术、无人机应用等方面的特色,完善救援队装备配备与日常维护,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此外,双方将共同推进新智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研发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市红十字会与学院在应急救援领域的一次创新突破,更是双方携手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应急救援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开创公益事业和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的新局面。
  • 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组织开展“千团千企——天津高校服务生物医药企业”对接活动 [ 03-18 ]
    为扎实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全面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部署,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更好地服务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组织我市高校深度开展“千团千企——天津高校服务生物医药企业”对接活动,深入走访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领军企业,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在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公司介绍了运行情况及近年来在医药研发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七所高校药学院分别介绍了自身科研与学科优势及现有合作基础和未来合作意向,并与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接。天津科技大学作为重要参与高校,此前已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双方共建了高水平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并联合开设了“免疫学原理与技术”等产教融合课程,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培养平台。在华熙生物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一行参观了生物制造5.0科技馆,了解了公司在津发展情况,各高校介绍了本校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合作意向。天津科技大学与华熙生物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天津市级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已成为培养生物医药领域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依托企业优势,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发酵工程原理与实验”等课程,并通过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科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天津科技大学已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了39门产教融合课程,启动了“3+2+3”本硕博贯通、“2+4/3+3”硕博连读“项目制”校企共育学生培养模式,多名企业科技骨干携产业问题进入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了人才共育与技术共研的双向赋能。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目前正在有效整合全市范围内的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充满活力、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千团千企融合创新计划”,有组织、成体系地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下一步,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将继续携手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探索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普教工作部署暨“五好关工委”建设工作推动会 [ 03-18 ]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日前召开2025年普教工作部署暨“五好关工委”建设工作推动会。会议强调,普教系统各单位关工委要围绕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2025年工作要点,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体制建设和品牌建设,聚焦全面加强党对关工委工作领导,持续完善关工委组织体系,探索关工委工作新模式新样态,切实提升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效能,扎实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新时代好少年”读书活动、“一校一品”“一基地”特色品牌建设,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助力教育强市建设,推进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会议对“新时代好少年”读书活动报送作品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
  • 教育部与中国残联举行工作会商会议 [ 03-19 ]
    3月18日,教育部、中国残联举行工作会商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出席会议并讲话。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办好特殊教育,不仅关乎广大残疾人的尊严与未来,更是在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教育部与中国残联紧密合作,共同组织实施了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特殊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特殊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双方紧密合作、携手并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强担当推进特殊教育事业。一是共筑教育公平底线,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在科学评估基础上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入学。二是共促资源优化配置,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畅通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三是共拓成长成才通道,大力培养康复教育人才,加强残疾人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共倡融合发展理念、共建联动长效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程凯表示,教育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在教育部直接推动下,连续实施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人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他代表中国残联感谢教育部长期以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建议加快残疾人教育立法,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教育工作管理机制,早日实现残疾人教育现代化。周长奎就落实“十四五”残疾人教育任务目标提出建议,就“十五五”残疾人教育发展提出重点考虑,建议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共同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东梅出席会议。
  •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本科课程研发中心成立 [ 03-19 ]
    3月15日至16日,由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双创教育专委会主办,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北京人人出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高等职业学校“金课金师”研讨会暨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本科课程研发中心成立大会在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蹇兴超,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旺以及来自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外1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嘉宾出席成立大会,共同见证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本科课程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揭牌成立。周旺表示,研发中心成立后,将在校联会双创教育专委会的指导下,聚焦职业本科课程研发,在全国牵头建设职业本科课程标准与示范课程,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升本专业课程建设搭建课程研发学习交流与共建共享平台。学校也将提供资金、政策等配套保障,吸纳企业大师、学校名师、教育专家组成课程联合开发矩阵,主动对接企业岗位标准、工序流程、典型项目,为本科课程研发绘制能力图谱、制定教学目标、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本科课程,打造一批高水平结构化金师教学创新团队。
  •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三十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 03-18 ]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三十一次全体会议3月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丁薛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推动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性跃升,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先导力量。丁薛祥强调,要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扎实做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千方百计做好人的工作,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有序增加优质本科教育供给,优化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和动态调整。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加快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给青年教师更多关心关爱。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丁薛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高校书记、校长要严格用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要求自己,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追求,掌握教育工作规律,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当好师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分其他高校、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汇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澎湃动能 [ 03-18 ]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2024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846万人,进入普及化阶段,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铸魂育人,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尤为关键。近年来,教育部推动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使用统编教材、配套课件、参考讲义,全覆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巡讲2万余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成效显著。着力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骨干教师研修班、集体备课会、思政工作队伍示范培训等活动持续举办,103万人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系列培训,3.5万人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赛道,立德树人骨干力量不断壮大。中国人民大学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搭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建设联盟平台;西安交通大学携手15所西部高校发起西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为西部高校思政课建设赋能增效。强基固本,实践育人。106所高校陆续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覆盖全国2700余所高校;1233万名青年学子投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观乡土,悟民生;入基层,践初心;精科研,勇创新。在实践中,青年学子心中那抹“中国红”愈发明艳。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近年来,在清华大学“姚班”“钱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崭露头角,一大批基础研究成果加速涌现,折射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聚焦“龙头”,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专业设置上,2024年,教育部增设国家战略急需本科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近三年累计调整专业布点占比达18.6%。专业动态调整的背后,是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力、贡献力持续提升的鲜明注释。想国家发展之所想,着力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以基础要素建设“小切口”牵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大改革”,在计算机、数学等9个基础学科领域推进“101计划”;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学生培养基地,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14个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拔地而起”。急国家发展之所急,着力强化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面向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凝练未来技术方向,布局建设12家未来技术学院,前瞻性培养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布局建设50个现代产业学院,高校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贡献度持续提升;布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18个关键领域,培养一大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工程人才;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产业服务,支撑关键领域高质量发展。迎接时代浪潮,一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试点启动,70门人工智能通识课上线,选课人数达177万。在北京邮电大学,“邮大师”“码上”“邮谱”等智慧学习平台陆续上线,助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加速变革。逐步深入,全面推进“四新”关键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脚步不息。驱动产业发展,实施1457项新工科项目,支持1100多所高校、200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12.6万余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守护人民健康,累计定向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9万余名从事全科医疗的本科医学人才。支持11所高校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推动“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布局18所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养“一锤定音”公共卫生人才。保障民生之本,实施407个新农科项目,建成332个耕读基地。指导支持31个省份和兵团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推进新农科建设做实做深做强。发出中国声音,深化新文科建设,在29所高校设立70个文科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常态化举办中国新闻传播、中国法治实务、中国经济、中国艺术大讲堂,加快提升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文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跨越山海,携手同行。历经24年,清华大学携手青海大学走出了一条中西部高校协作发展的新路。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千里同频,中山大学和喀什大学实现了从“同上一堂课”“同答一张卷”到“共建一门课”的跨越。教育部深入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3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支援126所中西部高校;深入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为西部高校提供21.3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助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4年,优质本科扩招1.6万人,2025年再增加2.1万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锐意改革的扎实举措,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近年来,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一批建设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前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一批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产生了世界级影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一系列大国工程背后,都有高校的担当和作为。数据显示,高校牵头和参与建设了近7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项目和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高校还牵头发起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计划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积极参加;“海洋负排放”计划面向全球学者成功举办第三届开放科学论坛。上海交通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推进“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面向未来的专项行动计划;同济大学围绕大信息、大建造、大交通等板块,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飞猛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是必由之路。对此,教育部重点加强部署——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围绕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部署一批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和学科发展路径依赖,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良性互动。与江苏省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一站式”公共转化平台,培育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汇聚政产学研金等各类要素,打造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导区。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研装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创新支撑中心等基础条件保障平台,支撑高水平科研。构建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与山东、天津、广西、云南等9个省份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分两批建设34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实施“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推动81所高校与107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培养青年高水平科技人才。…………与新发展格局同频共振,打造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硬实力,如今,越来越多的拔尖创新人才竞相涌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愈发蓬勃。扎实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如今,扎根中国大地,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优化,“朋友圈”不断扩大。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已超过2亿人。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学历生比例提高到60%以上。深入对外开放,厦门大学积极探索国际教育合作新范式,创建马来西亚分校,探索我国高校海外办学新模式;北京交通大学以坦赞铁路、中老铁路等铁路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轨道交通培训,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勇担国际角色,“5年5万”倡议和“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稳步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今天,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上线慕课数量近10万门,选课人次达15.5亿,慕课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访问量超过1.06亿人次,用户范围覆盖海内外183个国家和地区。数字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这是着眼未来的盛宴,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举办,来自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境外代表参会。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连续两年走出国门,在意大利、英国举办,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和发展指数,“师—生—机”三元一体未来课堂首次面向全球展示。这是面向世界的邀约,2024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余名境外嘉宾受邀来到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共有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2084万人次参加。中国高等教育正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办 [ 03-18 ]
    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及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大会以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交流互动、案例分享、成果发布、需求对接等多种形式,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展现了2024年对产学研深度融合作出贡献的100个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100位创新人物和300项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了100个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10个产学研合作好团标和200多项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成果。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书面致辞,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大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丁奎岭主持。路甬祥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产学研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万钢分享了对产学研界的三点期望:一是要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持续优化协同创新网络;三是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单忠德介绍了工信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举措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作了报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从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的视角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提出了观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总工程师廉玉波分别作主题演讲。
  • 全国高校生活思政建设联盟成立 [ 03-18 ]
    3月15日,全国各地五十余所高校的百余名思政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宁波,参加“高校生活思政的理论与实践”论坛。论坛上,由浙江万里学院发起,全国22所高校加盟的“高校生活思政建设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生活思政联盟成立宁波宣言》。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委会主办,浙江万里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协办。“生活思政是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对象培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工作品牌的生动践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思想道德建设专委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的特约主旨报告引发共鸣。生活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聚焦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生活教育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高校生活思政建设联盟”将以“三维赋能”体系构建思政生活化生态体系:构建高校生活思政教育标准化体系,着力建设数字化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系统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典型案例汇编和实践育人方案创新;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体系,创新实施跨区域高校思政教研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生活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创新设计“思政生活力指数”多维评估模型,科学构建涵盖宿舍文化、餐饮服务等生活场域的育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 全国首家“产业工人学分银行”启动 [ 03-17 ]
    近日,全国首家“产业工人学分银行”在安徽省安庆市正式启动。首批300余名产业工人学员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成人专科开学典礼上激活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学分银行让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碎片化学习,将工作技能转化成学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拿到文凭。”安徽天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骨干洪海说。作为产业学分银行的首批受益者,这名在生产一线深耕的技术骨干,如今正通过“技能变现”攻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文凭。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钱丰收介绍,学分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技能成长链”,工人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的时长、取得的国家专利甚至传授绝技绝活的带徒经历,都能形成可视化的“能力资产”。“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壁垒,以成果转化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将岗位技能和技术革新转化为学分,推动学以致用。产业工人可以将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实践成果,经权威认证转化为学历教育学分,真正实现‘干中学、学中干’的闭环,帮助产业工人能力与学历提升。”钱丰收说。产业工人学分银行首批试点将构建起“工会搭台、院校授课、企业用才”的协同机制。安庆市总工会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的“安庆工匠学院”还提出“产业工人学分激励计划”,明确将开展技能竞赛与创新评选活动。安庆经开区人社局拟将“产业工人学分银行”纳入区域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安徽昊帆生物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开发“车间课堂”,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应用化工技术等8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搬进企业生产一线。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于2020年12月获批成立,由安徽开放大学负责学分银行具体的建设、管理、运行等工作。产业工人可通过“皖事通”一键上传职业资格证书、专利发明、创新项目等成果,系统自动生成终身学习档案、“学习画像”,智能匹配学历提升路径。
  • 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 03-17 ]
    3月14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亲自审定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切实增强开展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直属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按照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一要聚焦主题求实效,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都要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个主题来进行,每项措施都要体现“实”的要求,真正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二要突出内容重深化,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方式,深化学习,准确把握原文原理、深入领会精髓要义,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管长远的铁规矩、硬杠杠。三要标本兼治抓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查摆问题,加强警示教育,扎实推进集中整治,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四要开门教育解难题,敞开大门引导师生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会议要求,要强化责任担当,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分类指导,坚持简约务实,注重宣传引导,有力有序组织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 蓟州区部署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 [ 03-19 ]
    近日,蓟州区教育局召开2025年度教育集团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全区在推动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并对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指出,在系统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过程中,蓟州区在制度建设上、资源共享上、活动质量及多样化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集团、学区办学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容,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持续优化,形成了既均衡发展又个性突出、既优质带动又优势互补的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格局。会议强调,在区级层面,要持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健全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科学评价机制、常态化工作任务机制和“研训比”一体化机制,确保评到工作实处、干出工作实效。在集团和学区层面,要全面强化统筹协调,各成员校要既完成“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既加强重点帮扶,又强化互动交流;既坚持守正,又坚持创新,紧盯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探索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会议要求,各集团和学区要担当作为,切实抓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落实;要团结协作,凝聚合力,配合好理事长单位工作;要压实责任,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辐射作用,推动集团化学区化办学体制机制发挥最大效能,助力蓟州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 红桥区推动AI助力教学应用研究 [ 03-18 ]
    为加速构建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日前,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召开AI助力教学应用研究推动会,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全区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代表130余人参加。会上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与AI赋能、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介绍、AI赋能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介绍了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智慧教学,引导大家探究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设计、个性化学习、精准评价的创新路径,并介绍了红桥区中学数学学科在AI深度融合方面的实践案例,分享了红桥区本地化部署AI教育大模型的建设经验。会议指出,各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要紧跟时代变化,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研究。区教师发展中心各部门要紧密配合,为各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做好专业服务、搭建学习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 和平区部署落实基础教育“攀登计划” [ 03-17 ]
    为全面贯彻落实《金沙990手机最新版本关于实施天津市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攀登计划的通知》及相关文件要求,日前,和平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召开工作推动会,全面部署“攀登计划”在区、校两级的落地实施。会议深入解读市级文件,详细部署区本化实施。聚焦构建覆盖全员、分类分层的培训体系,精选德业兼修、面向未来的培训内容,建设多元供给、需求导向的培训资源,统筹高效协同、全域贯通的培训机制。会议提出,区本方案是落实我市攀登计划的关键支撑。要通过系统性重塑成长路径,深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管理方式优化,促进人才引育,切实焕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动力和创新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区教师发展中心对校级方案进行了系统指导。
  • 河西区“七大工程”推动教育与AI深度融合 [ 03-14 ]
    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要求,着眼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和储备人才,探寻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路径。日前,河西区发布《河西区教育系统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7)》。将打造“AI育西岸,至臻未来”特色品牌,巩固AI教育领先地位;实施“AI+七大工程”,推动教育与AI深度融合;践行“AI赋能每个人”,让师生便捷享受AI教育;实现“AI助力学生、教师、学校共成长”,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用AI优化教育管理,精准配置资源,提升效率与质量。使用AI定制学习路径,精准测评反馈,助力高效学习。使用智能工具辅助教学,丰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制定AI教育规范,确保技术使用合理、合法、合规。组织15所AI试验校探索实践,发挥基础教育示范作用。将实施AI+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整合教育大数据,构建智能决策系统,提升教育治理效率与评估精准度;实施AI+信息素养提升工程。提升教师AI应用能力,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信息化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施AI+育人模式创新工程。推广智慧课堂,助力个性化学习,打造AI英语听说课堂,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实施AI+资源供给优化工程。构建数字化教育支持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设数字资源库,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实施AI+教育评价改革工程。革新评价体系,实现数据深度分析,强化教师发展,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施AI+特色智能创新工程。引入教育大模型平台,开发智能工具,构建特色应用生态,推动AI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实施AI+教育环境构建工程。优化基础设施,保障网络安全,打造智能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规范AI教育应用。制定技术标准,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市场准入与监管,开展培训与宣传活动;开展试验学校遴选与建设。择优选取试点校,开展AI基建、师资培训与课程开发,探索教学改革路径,助力教育智能化转型。下一步,河西区将通过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激发兴趣、统筹推进四个方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依托AI技术,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整合优势资源,融合多方力量,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
  • 宝坻区部署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 03-13 ]
    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日前,宝坻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部署会议。会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指标,对督导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从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整改思路等方面对各学校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导,同时要求各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做好协调配合,严格数据审核,认真补充材料,各学校针对问题,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化解方案。
  • 西青区开展“革命文物、英烈故事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 [ 03-12 ]
    近日,西青区教育局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点亮青春梦想”西青区2025年“革命文物、英烈故事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加强馆校联动,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大思政”课堂,西青区教育局特邀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讲解员及退役军人事务局退伍老兵,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先后走进各中小学,开展英烈故事讲述、革命文物观赏、雷锋精神宣讲活动,使广大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深刻感受红色文化。
  • 南开区成立科学教育区域联盟 [ 03-11 ]
    3月7日,南开区科学教育区域联盟成立大会暨科学教育展示交流活动举行。活动中,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宣布了南开区科教联盟成员单位名单,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部负责同志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开启教育教学‘智’变新时代”的专题授课。为加强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南开区认真梳理了全区科教资源分布情况,将全区54所中小学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组建成13个学科性、专业性科学教育联盟,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的集聚效应,更好地助力各学校科学教育工作开展,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 滨海新区部署2025年学前教育重点任务 [ 03-10 ]
    日前,滨海新区教体局召开2025年度滨海新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为推进滨海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会上,新区教体局学前教育室负责相关人从行政管理角度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提出将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强化监管”为主线,统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幼儿园提质增效和办园行为规范等重点工作。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研室负责人立足教研创新,对2025年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进行解读。在经验交流环节,多家幼儿园负责人结合自身实践,围绕学前教育共同体建设、园所精细化管理、民办幼儿园管理水平提升规范等方面分享经验。2025年,滨海新区学前教育将围绕锚定布局优化、构建科学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聚焦内涵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学前教育标杆,严守规范底线、筑牢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根基三方面抓好工作,以“走在前列”的担当,全力打造“幼有优育”的滨城样板。
Baidu
sogou